发布时间:2025-05-29 04:07:56 来源:南京南京电影完整中国版 作者:{typename type="name"/}
今年74岁的瓷雕艾明胜,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名人还喜欢刻字刻画。转行奏到了青壮年,笛吹居然能在瓷碟、瓷雕瓷砖上刻画,名人成为合肥、转行奏安徽,笛吹甚至全国名噪一时的瓷雕人物。
2005年退休前后,名人各种民间艺术团体、转行奏机构纷至沓来,笛吹给他冠以各种全国、瓷雕世界“名衔”,名人但他最看重的转行奏,还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
从退休开始,他尝试着用吹笛子改善双手因雕刻引起的动作受限。
摆脱了青壮年时一个人的创作寂寞,融入更广远的社会——和岁数相近的爱乐人在一起演奏、伴奏,是现在艾明胜的日常。
从小爱琢磨
艾明胜是巢湖人,“住在巢湖东南岸散兵镇的北边莲塘嘴”,父母都是以打鱼为生的渔民。
“我小时候,散兵镇散落着一些石刻作坊,经常看着石狮子、石牌坊、石栏杆的制作过程。”艾明胜回忆着儿时的生活环境,“在家里,母亲剪鞋样、剪窗花,那些成品模样,现在还记在脑子里。”
到了上学的年龄,艾明胜除了日常的学习,还会按着老师要求,用“田字格”写毛笔字。
从莲塘小学毕业升到巢县初级中学(现巢湖二中),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让艾明胜对雕刻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感觉,对自己有了一种创新带来的自信。
有一次,一个商贩到学校卖钢笔,艾明胜班上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支,这就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很多同学的钢笔同色同款,不可识别。艾明胜就利用自己的所看、所想、所学,在钢笔塑料笔杆、笔套上刻上同学的姓名,以证笔主。
瓷雕耐寂寞
从此以后,艾明胜对雕刻,特别是刻字产生了极大热情。
初中毕业,他除了在生产队担任会计,还来到父母已经上岸开窑厂的砖窑里,将弯曲的鱼钩烧软、砸直,制作刻刀,在当地做起了为人刻私章的事,练就了一手雕刻的手艺。
1965年底,他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杭州中村。5年后,退伍回到巢湖的艾明胜不甘寂寞,在继续从事瓷雕的同时,还寻找着进城的机会,终于在1972年,通过招工,进入合肥机具厂,在工会担任办事员。
瓷雕家马林的作品被选为国家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国外领导人,极大鼓舞了艾明胜的创作热情,在工作之余,艾明胜创作了大量瓷雕作品。
个展名远播
1986年,在位于长江路和六安路交口的安徽画廊,艾明胜举行了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瓷雕作品个展。
省市领导、省市书画大家纷纷到场祝贺。
“安徽书画界的很多人都出席了开幕式:萧龙士、葛介屏、刘夜峰、李百忍、张建中、刘子善、郭公达……”艾明胜回忆着30多年前的展览盛况,“特别是年近百岁的萧龙士老先生,亲口对我说,‘书画家一大把,瓷雕只你一家’,让我备受鼓舞!”
展览过后,艾明胜名噪一时,他的瓷雕作品被很多收藏家、书画家收藏。1987年,调入合肥市工人文化宫,从事宣传工作,直至2005年退休。
技艺或隐没
也就是从个展开始,直到现在,30多年里,国内的众多团体和机构纷纷向艾明胜颁布各种奖项和头衔,什么“世界艺术学会荣誉主席兼艺术顾问”“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十大艺术家”“国家一级艺术大师”……不一而足。
而艾明胜最看重的,还是2014年由安徽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委员会和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联合颁发的“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我曾经想着把自己的技艺传承给年轻人,但很少有人耐得住寂寞,有美术基础的人也不屑干这一行,我也不能强求。”艾明胜坦陈自己的想法,“当然,如果有人想学,我还是愿意教授的,尽管机器人雕刻已开始悄然入世。”
制笛自摸索
退休后的2008年,艾明胜激情所致,还创作了奥运会五福娃。之后,就渐渐减少了瓷雕创作。
“主要是长期从事瓷雕,双手出现抖动,很难控制。到医院看,过了大半年治疗,也不见效果。”艾明胜一脸无奈,转而释然,“后来听朋友说,可以通过吹笛子,锻炼双手的协调性。我将信将疑,试了8个月,果然,手的活动功能恢复了。”
在艾明胜家里,墙上挂着十几支竹笛,这是他刚开始吹笛子时所用的。如今,他吹的笛子可不是一般笛子,而是由他亲自动手做的。
“我尝试过用纸筒、水管吹笛子,但实践证明,不锈钢和黄铜是做笛子比较好的材料,音色和竹笛基本相同。”艾明胜指着不锈钢笛子吹孔,“你看,里面我划了3道口子,让气走得更通畅。”
拿惯了金属笛,锻炼了臂力,现在再回过头拿竹笛,艾明胜明显感到“轻飘飘的”。
奏乐互切磋
背着布袋,里面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乐器,艾明胜游走于包河公园、小花园、铜陵路大桥、和平广场……
每个双休日的下午2点,艾明胜都会赶到和平广场西边,艾明胜作为“开心团”艺术团乐队的笛子演奏者,和二胡手们一起,为歌曲爱好者的演唱伴奏,“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了”。
平时,在包河公园、小花园、铜陵路大桥、逍遥津公园,艾明胜和一帮笛子爱好者互相切磋着演奏技艺。
2019年12月12日,正准备和乐友们聚会的艾明胜又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大信封,寄信人是:中国艺术名家研究会、中国杰出文艺家研究会、共和国开国功勋奖评委会,信的内容是:您获得了共和国开国功勋奖,需交2680元(55岁以上有1500元补贴)……
“这些信一周有四五封,内容大致相同:获奖交钱,然后电话催促。这牵扯了我的精力和时间,连平静地吹个笛子都受到干扰,真让我不胜其烦!”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陶虎文/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