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9 04:09:48 来源:南京南京电影完整中国版 作者:{typename type="name"/}
本报讯(记者江月通讯员王勇)4月8日下午,英雄在经历了一个多月时间的把种修改和打磨之后,大型黄梅戏舞台剧《邓稼先》以全新面貌亮相市黄梅戏艺术中心,植观众心并在演出之后的坎里排演研讨会上,得到专家们的英雄一致好评。
《邓稼先》“脱胎换骨”首次亮相
1958年仲夏的把种一天,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植观众心他与妻子许鹿希告别,坎里为了心中的英雄强国梦,在极端艰苦的把种条件下坚守28年,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植观众心第一颗氢弹……
4月8日下午2点半,坎里市黄梅戏艺术中心,英雄《邓稼先》大改后的把种首次排演拉开大幕。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植观众心时间里,全剧以家国情怀为主线,归国、舍家、攻关、舍母、失友、舍身、永别、无憾等事件一一串联,呈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邓稼先》。
一个多月前,为进一步打造文艺精品,提升该剧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省、市两级成立工作专班,开始对《邓稼先》进行重大修改。由曹禺剧本奖得主余青峰、屈曌洁编剧,文华大奖导演张平执导,黄梅戏音乐家陈华庆作曲,国家一级演员刘国平、吴美莲主演。
此次上演的《邓稼先》是一个多月来主创人员集体努力后的“脱胎换骨”。全剧不仅在剧本内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改变了以女性为主的风格,更加突出正面塑造邓稼先人物形象;同时,在舞美、音乐、演员表演上也进行了大的改动,舞台风格更加男性化,情感冲击力更强。整场演出既催人泪下又催人奋进,赢得现场专家一致好评。
把“英雄”种植在观众的心坎里
“改得好”、“全面升级”、“脱胎换骨”、“在艺术品相上有很大的提升”……在排演研讨会上,11位戏剧专家学者对大改之后的《邓稼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部戏品相庄严、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虚实相生,展现了邓稼先牺牲、奉献、燃烧的精神境界,让人看到了“初心”。
而对于主创团队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邓稼先》从剧本到表演全方位的调整和打造,专家们表示赞扬。专家认为,怎么样把科学家这样的民族英雄搬上戏剧舞台,并让这种精神回归、种植在观众的心坎里,是戏剧界的一大课题。而《邓稼先》的大改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在用造原子弹的精神来攻克艺术难关”,“对黄梅戏现代戏艺术品格的提升有重大意义。”
“好戏不止于此。”专家认为,《邓稼先》仍然有深化、挖掘、丰富的空间。希望这部戏在思想价值、情节构造、细节补充、服装造型、色彩渲染等方面再做打磨,在展示民族英雄的同时,“激励当今的中国人为祖国的富强再出发、再奋斗、再燃烧。”
相关文章